微信聊天中表示放弃债权,能否构成法律上的债务免除?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8日 | ||
微信聊天中表示放弃债权,能否构成法律上的债务免除?
在互联网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文字、语音、视频聊天的方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也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同其他民商事主体订立合同、设立或者放弃自己的权利。 你是否也曾在微信聊天中处分过自己的权利?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该案的关键证据就是一份微信聊天记录。
基本案情
大海与小玉原系夫妻,双方于2018年协议离婚,并签订了一份离婚协议书,约定“男方于2019年12月31日前支付女方六万元整”。但是离婚后,大海和小玉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 2018年7月,两人微信聊天,小玉向大海发送了“邮轮广告”,大海回复称 “我要存钱还债,暂时不看了吧”。于是小玉再次给大海发送信息 “你还项链的钱就行了”,大海回复 “我慢慢存钱还清”,并发送了“银行余额变动短信截图”。这时,小玉给大海发送信息 “6万不用给了,当时跟你说过的”,大海则回复 “一发工资就存了,不过这里面包括了5200” 。小玉回复“当然你以后如果很有钱了,给我我也收”,大海则回复 “嗯”。
法官提醒
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确立为电子数据,手机上聊天不再只是随便聊聊天而已,微信聊天记录成为打官司的正式证据。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法眼观察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