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成武县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燕来燕去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3月30日,成武县婚姻家庭辅导站迎来成立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成武法院依托婚姻家庭辅导站与县妇联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把婚姻家庭纠纷放在为群众办实事和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中统筹推进,把“和为贵、调为先、重修复、扶弱势”的司法理念贯穿解纷全过程,守护万家灯火,护航美好生活。2021年至2023年,成武法院一审家事案件数量占同期一审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2.06%、20.52%、16.46%,在婚姻家庭辅导站成立后逐年下降,审判态势持续向好,成武法院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以家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让孩子更出色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当前不少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才造成未成年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婚姻家庭辅导站成立当天,成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秋桦说。
2022年4月,成武法院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与其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遂向其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也是菏泽法院系统发出的首份《家庭教育令》。
“之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只想着出去打工挣钱却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走上歧路,我们也非常自责。”两位家长在收到《家庭教育令》后不禁感叹,并承诺以后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严加管教。
问题孩子多出自问题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群体,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外出谋生时,往往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抚养,对孩子的交流多问及学习成绩好不好、生活费够不够,其本身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面对上述问题,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成武法院联合县妇联在乡镇政府驻地组织召开推进诉源治理暨家庭教育培训会议,主要目的是从人生的源头关注诉源治理,以家庭教育工作赋能乡村振兴,引导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千里马。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必然要经过播种、生根、发芽、成长,每一阶段都需要悉心呵护。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花朵,同样需要精心培养。两年来,成武法院与县妇联先后开展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普法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单页1800余份,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康。
以婚姻辅导服务基层治理,让生活更出彩
“这日子是没法过了,这个婚必须离,我为他生儿育女,他却怀疑我在外面有人,在车里安装摄像头,还翻我手机。”第一次来到婚姻家庭辅导站的小赵激动地向家事法官诉说着自己的委屈,眼角的泪像开闸的水一样夺眶而出。
“我这么做是因为害怕失去她,我们也没什么大的矛盾,我是不会同意离婚的。”小钱不停地向法官解释,言语间都充满着对小赵的关心和疼爱,但翻来覆去就是在乎对方且不同意离婚,对于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小钱却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小赵和小钱相恋两年后便步入婚姻殿堂,并生下一儿一女,遗憾的是女儿属于智障儿童。为了更好地抚养两个孩子,小钱常年外出打工,小赵独自在家带娃。某天,小赵在车里发现了摄像头,联想到小钱每次打工回来,都会“偷偷摸摸”地翻看自己的手机,终于,在双方多次沟通未果后,小赵诉至法院,要求与小钱离婚。
考虑到两个人从自由恋爱到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真的很不容易,尽管目前婚姻出现了问题,但仍有和好的可能。家事法官耐心地安抚小赵,并为双方联系了婚姻家庭辅导站的志愿者,为其量身打造挽救婚姻的计划。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连通着亲子关系、代际关系、乃至妯娌、姑嫂关系等。每段婚姻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危机,小赵和小钱无疑是幸运的,在家事法官和婚姻家庭辅导站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双方重归于好,开启了幸福生活。
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摆脱婚姻危机,家事法官干警和志愿者们定期举行座谈会,认真研究离婚案件当事人反映的情感问题,引导其回忆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并创新提出以“五账计算法”调解好夫妻矛盾,帮助他们算清“亲情、风险、时间、名誉、经济”五笔账,促使当事人放眼长远、明白得失,在法律、道德之间权衡利弊,解开其“心结”和“法结”,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追求最佳效果。两年来,516个家庭经过婚姻辅导之后,选择重归于好,从水火不容的原告和被告变成了幸福甜蜜的丈夫和妻子,从源头上减少了离婚案件的诉讼增量。
以孝善文化助推家事解纷,让品牌更出圈
“汉和帝时,老夫金姓,无子,生九女,乡里讥之。女耻,誓不嫁,共力绩纴,相养如儿。后卒,同穴而葬。” 在成武县九女集镇,自东汉时期便流传着九孝女的故事。成武法院深入挖掘“九女孝亲”中的情理法文化,并运用于家事解纷工作当中,精心擦亮“党耀天平·家和业兴”特色司法品牌,着力打造“春风”、“月圆”、“重阳”品牌矩阵,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当代青少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良好家风就是广大青少年最渴望的“春风”,用良好家风涵养青少年道德情操,不仅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婚姻家庭辅导站从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当地孝亲文化涵养道德、润泽心灵的作用,将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制作成宣传单页,深入乡村、学校、风景区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向上向善、仁者爱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组织法官干警参与“共享带娃”公益托管服务,到辖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和作业辅导,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国之栋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伴随着离婚和离婚纠纷数量的不断增长,家庭破裂和家庭危机所引发的未成年人教育抚养、妇女权益维护、老年人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频发。面对这些问题,婚姻家庭辅导站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实现“月圆”。一方面,不断研析离婚纠纷的特点,将传统的审判台换成圆桌,将原、被告的桌贴换成丈夫、妻子等温馨标识,设置客厅式调解室,形成和谐化解家事纠纷的浓厚氛围,激发双方的情感共鸣,修复破碎的家庭亲情;另一方面,吸纳善于做思想工作、在行政村威望较高的网格员、妇女主任作为家事调查员、心理疏导员和家事调解员协助调解。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办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时,承办法官了解到原、被告系父子关系,因2.5亩土地常年被儿子占用,年过古稀的父亲将儿子告上法庭,请求立即返还土地。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常年靠轮椅出行,承办法官遂决定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进行审理。经过法庭调查,双方表达了各自的诉求。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又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应该趁老人还在世时及时尽孝,让老人安享晚年,不能让这两亩薄田伤了老人的心,法律也不答应。”承办法官语重心长地同被告进行沟通。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劝说,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需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为此,婚姻家庭辅导站着力打造“重阳”司法品牌,为老年人“有尊严、有价值、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一步,成武法院将继续坚持加强同妇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把婚姻家庭领域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千家万户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