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动态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谢谢你,我的父亲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24日

  前两天,陪母亲、婆婆和一双儿女去电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看完电影以后,我又把贾玲和陈赫在欢乐喜剧人舞台上的小品《你好,李焕英》重新看了两遍,一遍有一遍的感悟和思考,深深地感受到那种神经被刺痛的感动。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是父亲这辈子的“小棉袄”。1981年7月,父亲的“小棉袄”降临人间。记忆中,父亲稳重、和蔼可亲。他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东平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13年。工作上勤奋、好学、踏实,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因此,照顾老人、孩子和家务活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曾无数次从睡梦中醒来,惺忪的目光中看到的都是母亲纺线的身影,和父亲批改学生作业翻动书本的沙沙声。

  随着时光的流逝,爷爷奶奶已经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仅靠父亲干民办教师的微薄收入已不能维持全家人的正常生活。无奈之下,父亲辞职回家,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经营着全家人赖以生计的责任田。永远也忘不了,父亲的好多学生到家里叫他返回学校的情景;也清晰地记得,父亲醉酒后抱着奶奶大哭,说自己还愿意当老师……

  为了爷爷奶奶,为了一双儿女,父亲舍弃了自已最爱的教师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果园种植、蔬菜大棚、养鱼养虾等生产经营中去。特别是那些收割小麦、大豆、玉米的劳动场景,父亲那被汗水湿透的衣衫和晒得通红的脊背,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

  在我的家乡,很多人的观念是不支持女孩上学的,但父亲对我经常说的是,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和弟弟上学。在父亲的激励下,我一路坚持、一路奋斗,直至考上大学。

  曾记得,是父亲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村育红班开启了我的幼儿园生活;忘不了,是父亲骑着他的大轮自行车把我送至村小学开启了我的求学生涯。1996年,父亲开着三轮车把我送至陈庄二中,开启了我的高中生活;1999年,又是父亲把我送到汽车站,奔向大学校园,成为了我们那个偏僻小村少有的女大学生……

  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够让父母过上美好生活,可当自己参加工作后为生活奔波时,却发现时间被各种琐碎的占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短。2020年7月19日,父亲因为脑血栓住院了,这次病得很重,半边身子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丧失了吞咽功能。望着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心里涌起阵阵酸楚,愧疚、悔恨,一时无法排解。每次给他换完尿不湿,他总是轻轻说一句:“让俺孩子受累了。”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是因为忙碌而忽略了感恩,还是陡然涌起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深刻感悟?从小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中长大,小心翼翼地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可是从来没有做好跟父亲分别的准备。9月9日早上6时10分,65岁的父亲因心肺衰竭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些天,单位给了我长假,我一直守在父亲病床前,直至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原来,这句话这么扎心!9月23日,是父亲的生日,原来计划待父亲生日时拍一张全家福的,可是现在竟成了一生的遗憾。

  《你好,李焕英》感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还记得小品《你好,李焕英》演出的时候,岳云鹏、李晨、蒋欣都哭了,岳云鹏说:“它没有在挠你,它没有在抓你,而是一步步在刺痛你的心。”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和贾玲一样穿越到父亲的年轻时代,帮助父亲继续他当老师的梦想,让他的一生没有遗憾!

  《百年孤独》里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席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和父母越来越疏于表达感情,等到失去之后才明白,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以前总想等到孩子们大一点就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殊不知,在我们拼命奋斗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已经被远远地甩在身后了。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思想陈腐,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想起来,扎心地难受啊!

  父亲走了,走在我们长大成人、儿女双全、生活稳定的盛世年代,父亲走得很安详。不惑之年的我,越来越觉得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自己在奋斗、父母安好。

  谨以此文献给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