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动态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杨兴山同志的扶贫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5日

  “不忘初心,把忠诚当作一种信念;牢记使命,把先进当做一种追求;比学赶超,把优秀当做一种习惯。”这是利津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兴山同志在扶贫攻坚路上最真实的坚守,更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在扶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第一个故事:“我不怕跳蚤咬,就怕群众说我不真心。”

  2018年8月,台风“温比亚”刚过,杨主任买上一箱方便面带领其他扶贫同志到北宋镇佟家村看望贫困户佟宝生。村干部说:“佟宝生家里脏得很,屋里有跳蚤和虱子,还有一个见人就骂的疯老婆,你们千万小心点,别在他家屋里久留。”杨主任说:“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也被跳蚤虱子咬过,没什么可怕的。扶贫不入户,入户不进屋,我怕人家说咱机关干部看不起老百姓,说咱没有诚意、没有真心。”杨主任抱着一箱方便面径直进到屋里,拉过一个马扎子坐在床边,俯在床沿上翻阅查看户口簿、慢性病登记等材料,亲切地与佟宝生拉家常,了解情况。一同前去的其他扶贫同志正在院子里等着,突然,从西大屋里冲出一位赤裸上身的老年妇女,目露凶光,喊叫着冲扶贫同志而来,吓得扶贫同志们“哇”的一声冲进屋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杨主任一边让佟宝生给老婆披上一件上衣,一边走上前去和颜悦色地与她打招呼呼,老妇人居然一改“疯”状,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个故事:“精神病人更需要关爱!”

  佟京永是佟家村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68岁,没有成家,独居一扶贫房内,靠年迈的哥嫂照料,平日里喜怒无常,被村里人嫌弃。杨主任第一次去他家,见到生人,他跑到村头躲起来,村干部劝回家后,他瞪着警觉的眼睛,也不搭话,面无表情,警惕地看着扶贫同志们的一举一动,好像扶贫同志来抢他的东西。第二次去,杨主任给他买了一箱牛奶,教着他打开喝,看到他在一本“田字格”小学生作业本上用铅笔划钩,杨主任竖起大姆指夸奖他,并手把手教他在本子上写“佟京永”三个字,他居然露出了孩子般憨憨的笑声。他大嫂惊喜地说,他整天哭丧着个脸,今天怎么会笑了。第三次去是冬天,杨主任特地给他带了一件羽绒服,和市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帮他穿上,问他暖和不暖和,他只会说“好!”“好!”眼光里已没有了敌意,看得出,他很满意。他嫂子说:“他疯,不知好歹,你们不用那么费心。”杨主任却说:“他有病,本就够可怜的,更需要关爱啊!”

  第三个故事:“住得再远,也要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家!”

  佟家村的崔艳霞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农家妇女。第一任丈夫去世后从淄川区罗村镇远嫁到佟家,生的第一个儿子先天性重度智障,如今近三十岁了,吃喝拉撒还要崔艳霞照料。二儿子出生不久,第二任丈夫又突发疾病去世。大儿子要康复救治,二儿子要抚养、上学,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尽管政府给她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残疾补贴,生活依然难以为继,无奈之下,他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淄川,投靠娘家人。近两年,利津县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多了一些保障,二儿子也能打工挣钱了,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8年8月,杨主任被指定为这一户的帮扶责任人后,经常打电话联系,但始终没见面。单位个人捐赠的米、面、油和慰问金都无法送到她家。杨主任与乡镇、村干部商议去淄川一趟,村干部说:“这么远的路,年底单位事又这么多,咋去啊,还是等过了年让他婆家人捎去吧。”杨主任说:“崔艳霞虽然在淄川娘家住,但还是咱们利津县的贫困户,还是佟家村的村民,连人都见不着,这叫什么扶贫,住的再远,咱也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去!”于是,杨主任多方联系沟通,春节前邀上镇扶贫干部驱车140公里,赶到淄川区罗村镇的山村里,把被褥、粮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送到了崔艳霞的家中。崔艳霞非常感动地说:“我拖着两个孩子离开佟家村十几年了,你们是第一个来看我的党员干部,家乡没有忘记我们一家,谢谢你们!谢谢党和政府!”

  第四个故事:“给乡亲做点实事事,我心里才踏实!”

  2019年6月,杨兴山由佟家村转战到陈庄镇辛西村扶贫,成为贫困户薄如生的帮扶联系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薄如生今年79岁,多年前,他唯一的儿子因车祸成为植物人,老伴李金菊因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眼视力残疾,被确定为贫困户,靠政府救济维持生计,家中脏乱差。第一次去他家走访,一同前往的人员都嫌脏站着不坐,杨主任却毫不含糊地坐在落了一层灰的木凳子上,接过薄如生用脏兮兮的抹桌布擦过的茶杯,挥手轰赶着嗡嗡乱飞的苍蝇,非常自然地喝茶聊天,一点没有嫌弃。薄如生不好意思地说:“人家都嫌我家脏,从来不敢在我家喝水,你和他们不一样,没有官架子,没把我们老百姓当外人。”杨主任把改善薄如生家的生活环境作为扶贫帮扶的突破口,协调村委会为薄如生家粉刷了室内墙壁,两次组织法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他家打扫卫生。杨主任的家属在县城开服装店,还专门为薄如生家缝制了大床(炕)单、被褥、保暖服、短袖上衣等,购置了沙发巾、方桌布、蚊香等。2020年12月8日,杨主任又自费为贫困户大娘送上了羽绒服,更送去党的温暖与关怀!杨主任联系镇残联为李金菊申领了盲杖、助视器。有一次,还提着两瓶好酒去看望薄如生。薄如生逢人就说:“小杨很细心,照顾得我很好,自己的孩子又能怎么样呢!”每当杨主任开车和其他同志一道前往辛西村扶贫,同志们就会调侃说:“兴山,今天又给你薄大叔带了啥好东西啊!干脆认个干叔算了。”每当这个时候,杨主任就说:“要不是扶贫,我咋认识薄叔,这就是缘分,我很珍惜!扶贫不求别的,能给乡亲做点实事,我心里才踏实!”

关闭